有人花钱请人买药,有人花钱请人按摩,有人花钱美容,今儿,呼和浩特回民区揽了一个好活儿:
——它请企业挪窝,搬到一块唠嗑。 用官方的表达方式就是:回民区破解“小而散”,打造产业“集聚地”。
回民区不是没事找抽型,也不是感情失落型。而是从市场上发掘并解放了或许当事企业都没有意识到的产业发展路径。
调查显示,回民区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3个、药品连锁总部6家、药品批发企业6家、零售药店260余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00余家。且很多医药器械企业都围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周边。
林林总总近千家从事健康行业的企业和机构,虽然都在链上,但是却在产业类型上有的缺失,有的重复、缺链现象严重。
这种情况哪都有,一般地方不重视,更无法收拾。
然而,面对这条产业链的破破烂烂,却总有人想要缝缝补补。回民区就是那个缝补匠。
“于是,回民区结合区域特点,整合零散资源,采取政府引导、国企运营模式,打造大健康产业园。通过引导医药和医疗器械销售零散企业注册落户,建立区域性‘小总部’、实现销售‘大结算’,去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副区长王亚娜原话。
“小总部”有大智慧。
王亚娜所说的大健康产业园,位于呼和浩特新华西街以北,阿拉善北路以东,去年1月开园。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其发挥区域集聚医疗资源、医疗企业的优势,盘活了闲置楼宇,激发了产业群整体活力。
截至目前,大健康产业园共入驻37家企业。
比起近千家企业的总数来看,37家入园企业的确不多。但是,火车头的带动效应已经初现端倪,大健康产业园的这班高铁已经开始提速。
据悉,“大健康产业园二期”正在招商中。
二期项目位于新华大街沿线,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侧,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办公环境、区位条件更加优越。
当所有人把目光都盯在已经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上的时候,回民区做的却是“零敲碎打”整合不成规模的产业。而这一思路却像舞狮点睛一样,补上了产业链的缺失,让产业能够整装待发。
个人以为,回民区大健康产业园的勃兴,不在于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数字上,不在于二期火热招商的现象上,而是在于回民区对发现地区潜力产业的敏锐嗅觉和因“业”施策的精准性上。
从宽巷子到转角巷,从中山路到步行街,回民区商业天赋觉醒,正在用一个个逆袭的案例,告诉你商业怎么玩。
而基于本地区的产业摸底结果,进行布局和落子,并使得产业成为集群。这样的能力在旗县区产业发展中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回民区有清晰的思路。
总部不在小,在于其集聚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其运用“大结算”模式,实实在在将连锁式的“过路财神”企业与本地大健康产业进行了“经济落地”的深度绑定。
回民区有细致的管理模式。大健康产业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的模式,实现了政、企、商的三态融合。
集聚发展,分工明确,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
运营团队做的是搭建大健康产业园综合服务平台,线上组织大健康产业联盟,让相关产业的创业群体进行线上孵化,对入区企业进行人才、就业、资金等各类服务,以此对大健康产业进行补链;
同时,引进京津冀、长三角等全国经济圈大健康类企业建设区域性总部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以此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强链;
政府做的是设立政策指导办公室、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科技研发、科技转化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专家咨询、资质申报、认证背书、推广工具、产业孵化等一系列管家式服务。孵化医疗企业,培育壮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此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延链。
而作为支撑力量的企业,它只负责盈利就好。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作为大健康产业链的发现者,以及推动补链强链延链的缝补匠人和推动者,回民区以“培育初创企业,赋能转型成长,引入总部经济”为定位,始终在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寻找答案。
以市场为内生牵引,以产业布局为外在优势,因势利导,大胆试水。这就是回民区为大健康企业、产业及园区做的积极探索。
从结果上看,这个味,对辣。
同理。
自治区有103个旗县市区,同类企业扎堆的地方在哪里,这些企业能不能将他们进行整合升级,改造迭代。能不能让这些企业协调发展,抱团发展?
这些企业能不能与当地的主导产业契合,能不能依靠市场化手段,让这些企业自发形成产、销、用、服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以上这些,不仅是需要企业在专业层面思考,更应该是地方最喜爱发展经济时需要审慎对待的焦点。
没有必要去学回民区建“大健康产业园”。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然而一个锁匠,却能开很多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各地才能有各地的解题妙招。
所以,问题出现,答案很多。我们需要寻找最优解。